国足冲击世界杯,难道只能依赖“洋教头搭配中超老面孔”这一条老路吗?
这套套路,咱们球迷早就看得有些审美疲劳了,真能立竿见影,药到病除吗?
说实话,也不好断言,因为足球这项运动实在玄妙,里面的变量太多,谁也难以精准预测结果。
提起奥索里奥这个名字,可能不少球迷还比较陌生,但一说到他带领墨西哥队在世界杯上爆冷击败德国,这场经典战役绝对令人印象深刻。奥索里奥的履历相当出彩,执教经验也非常丰富,照理说,这种水准的教练来执掌国足,应该算得上是“王炸”配置了吧?
可现实问题也摆在眼前:足协选帅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——必须得“懂中国足球,懂亚洲足球”。而奥索里奥主要在欧美地区执教多年,对亚洲足球的了解恐怕还不如那些常年熬夜追球的资深爱好者。
文章里还提到,如果奥索里奥真的来了,可以考虑找个“中超老炮”做助理教练,比如莫伊赛斯。
这位老兄在鲁能效力多年,对中超的生态、球队间的恩怨、球员脾性了如指掌。谁的脚法不行,谁脾气火爆,估计他比咱们这些观众还清楚得多。要是他能和奥索里奥搭班子,也许还能擦出点新的火花。
但问题又来了,这种“洋教头 中超熟面孔”的组合,近年来咱们见得不少,结果如何?只能说差强人意。自从米卢之后,好像再没哪个外教能真正带国足走出低谷。里皮资历够硬,名气够大,结果呢?最后也只能灰溜溜地离开。
到底问题出在哪儿?是外教水平有限,还是中国足球的土壤过于贫瘠?
咱们来说说奥索里奥的战术风格,他以“多变”著称。用专业话说,就是“高位逼抢,快速转换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跑动强度大,防守紧凑,进攻节奏快。
这套打法在墨西哥队确实行之有效,但搬到国足,就不一定适用。
国脚们的身体素质与欧美球员相比差距明显。要他们做到跑不死、抢不烂,简直就是“赶鸭子上架”。再说快速转换,这不仅需要速度和技术,更要有良好的配合默契。咱们球员连停球都不稳,传球常常找不到队友,你让他们玩快速转换,这不是做梦吗?
再聊聊莫伊赛斯,他在鲁能时确实是关键球员,攻防兼备,组织能力强,深受球迷喜爱。
但他毕竟是外援,不是土生土长的教练,对中国足球的了解多半停留在表面层面。
他知道哪个队员技术扎实,谁身体素质好,但对球员之间的关系网、球队内的“刺头”性格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。
更何况,退役后转型成为教练绝非易事。踢得好不代表能带队出色。多少昔日球星在教练岗位上栽了跟头。莫伊赛斯是否有这个潜质,还真不好说。
指望奥索里奥和莫伊赛斯联手,马上就能带国足杀进世界杯,这想法是不是有点过于天真?
并不是说这套组合肯定不行,足球这项运动,变化莫测,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。
但我们觉得,国足的问题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轻易解决。就像一棵树,根部腐烂了,不管换多少好园丁、施多少肥料,也长不出好果实。
中国足球的根到底在哪里?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。
青训体系薄弱,管理体制僵化,球员整体水平偏低,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老问题。
但更深层的隐患,是足球环境的恶劣:假球、黑哨、赌球成风,这些毒瘤不根除,中国足球永远难以振兴。
与其寄希望于外教来一夜拯救国足,不如脚踏实地抓好青训,规范联赛运作,净化足球环境。只有这样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站起来。
咱们也希望奥索里奥能来,希望他带来一些新思路和改变。
但更期盼的是,中国足球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,而不是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。
折腾了这么多年,啥时候才能有个头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