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锻过程中,材料需要承受高温、高压和剧烈摩擦,因此对材料的性能有较高要求。
1. 模具钢(可瑞得CHD系列)
模具钢是热锻模具的主要材料,需具备良好的热硬性、耐磨性、抗热疲劳性和冲击韧性
2. 高速钢
特点:极高的热硬性和耐磨性,可在高温下保持切削能力,但韧性较差。
应用场景:用于锻造高硬度、高耐磨性的小型零件或模具(如钻头、铣刀坯料)。
3. 高温合金
特点:在 600℃以上仍具有良好的强度、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。
应用场景:航空航天领域的热锻件(涡轮叶片、发动机壳体),需承受极端高温和应力。
二、热锻材料选择的关键因素
1. 使用温度
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热稳定性需匹配锻造温度(如钢的热锻温度通常为 800~1200℃),避免高温下软化或氧化。
2. 力学性能
需具备足够的强度、韧性和耐磨性,以抵抗锻造过程中的冲击和摩擦(如模具钢需兼顾硬度和抗开裂能力)。
3. 工艺适应性
热锻材料需具有良好的塑性,便于成型(如铝合金热锻时需控制温度以防过热);同时,材料的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会影响模具设计和锻件精度。
4. 成本与经济性
普通工业零件优先选用性价比高的模具钢,高端领域(航空航天)则使用高温合金,但成本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