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特朗普关税政策大变脸,英国意外成赢家,欧盟为何只能羡慕?

特朗普又出新招,这次直接把全球贸易搅了个天翻地覆。7月以来,他一口气对27个国家和欧盟挥起关税大棒,最高加到50%,这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。相比4月份那点“对等关税”,现在的幅度简直是坐上火箭往上窜。

细看这波操作,有些国家真是被打得措手不及。比如巴西,被狠狠砍了一刀——50%的高额关税。而其他不少国家也没能幸免,大多在20%到40%之间徘徊。本来还说要给150多个国家加10%-15%的基础税率,这下倒好,一下子飙到15%-50%,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,说涨就涨,让人防不胜防。

但就在大家叫苦连天的时候,英国却悄咪咪成了最大受益者。这剧情反转得比英剧还精彩!英国早早和美国签了协议,对绝大多数商品只收10%的基础关税;汽车方面更有优势,美国同意每年10万辆英国产汽车只征收10%进口税(超过部分才恢复27.5%),而且钢铝产品的关税也仅需25%。别的小伙伴们看着都眼红:日本跟美国谈完,还得交15%;中国虽然互降到了10%,但还有临时加征、暂缓等各种小九九;越南、印尼这些新兴经济体,更是动辄20%、40%。

本来,当初市场并不看好英美这个“闪电协议”,尤其欧盟态度强硬,不愿照搬模板,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。如果8月1日前欧盟再谈不下来,就要面临30%的高额惩罚性关税。最新消息说,美欧很快会达成协议,但最多也就是把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降至15%。想复制英国那种低门槛?恐怕难如登天。

这一轮贸易战里,美国三大车企可是叫苦连天。他们发现,从英国、日本进口整车,比自己在本土生产还便宜!原因很简单:造车离不开钢铁、铝材和各种零部件,而这些东西国内供应根本满足不了,只能靠进口。但偏偏特朗普又对相关原材料开出了高达25%-50%的重磅增值包。在美国组装一辆车,本钱噌噌往上涨,自然拼不过外来的和尚念经香。这也是通用、福特和Stellantis集体吐槽的重要原因。

如果仔细琢磨,其实这种简单粗暴的“拍脑袋”式政策,看似护住了自家企业利益,其实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一方面消费者买单成本增加,一方面产业链被迫调整,说到底最后还是老百姓埋单。有时候搞保护主义未必真的能保住饭碗,还可能让竞争力越来越弱。

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这场全球贸易博弈既充满风险,也藏着机会。一边要警惕某些行业因成本飙升而利润缩水,一边可以关注那些灵活应变、有国际布局能力的公司,比如能够利用不同地区差异化政策做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型跨国企业。同时,对于出口导向型产业来说,多元化市场布局显得尤为重要,不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,是时候练好内功迎接风浪。
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你觉得这样的极端加征手法,到底是真正保护本土利益,还是让世界各国抱团另谋出路?对此你怎么看?
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