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耳钉风波:一场因造型引发的侵权纠纷】
在阿里巴巴国际站,一位主营饰品的商家因销售一款水滴造型的耳钉,意外卷入了一场品牌维权的投诉。表面上看,这款耳钉设计简约,未标注任何品牌信息,也未使用品牌名称进行宣传,但投诉方却认为该商品侵犯了其享有著作权的设计作品。
【投诉发起方:知名品牌TIFFANY AND COMPANY】
投诉由TIFFANY AND COMPANY发起,依据的知识产权为“Tiffany copyright”,编号为:www.tiffany.com。平台判定为著作权-侵权-商品或其包装非盗版,但包含未经授权的受版权保护内容或图片,初步认定该耳钉与其享有著作权的设计作品相似度较高,因此触发了下架与处罚机制。
【商家处境:链接被下架,处罚风险加剧】
商家在接到平台通知后发现,虽然自己并未提及任何品牌字眼,但因耳钉造型与TIFFANY的一款经典设计相似,被系统判定存在著作权侵权风险。一旦申诉失败,不仅商品链接会永久删除,还可能面临信用扣分等严重后果。
【逆风翻盘:逻辑缜密的抗辩,赢得平台认可】
面对压力,商家并未退缩。在厘清自身销售行为与相关设计之间的界限后,通过合理阐述商品原创性与市场通用元素的差异性,成功打动平台审核方。最终,阿里巴巴国际站撤销了处罚决定,商品链接恢复正常,商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。
这个案例为从事跨境电商的商家敲响警钟:即便商品未涉及品牌标识,仅凭外观设计也可能触及著作权红线。合规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,已成为商家稳步发展的关键一环。